台湾工商时报今天社论指出,近日有关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一事,朝野两党吵得沸沸扬扬;在野人士认为台湾经贸已向大陆过度倾斜,若再签署这一纸协议,将导致台湾更加依赖中国大陆,非但会使台湾面临巨大的政经风险,更不利于台湾经济发展。
这是一个极大的迷思,台湾的经贸真的向大陆过度倾斜吗?我们可以发现全球贸易虽可跨洲进行,但通常与邻近国家的贸易还是占最大的比重。依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统计,2005年加拿大85%的出口市场在美国,而美国对加拿大的出口依存度也达23%。另外,欧盟内部贸易占67%,亚洲内部贸易也占50%。和邻国贸易比重所以会比较高,这除了有历史文化的渊源外,便于区域分工及降低运输成本,也是重要原因。
社论说,台湾去年对中国大陆的出口依存度(对大陆出口占台湾总出口比重)为28.9%,我们若以上述美、加、欧这些区域的贸易集中度加以检视,便会发现这样的比重仍属区域贸易的常态。而审视亚洲其他国家对大陆的依赖情况,韩、日分别有22%、16%的出口市场在大陆,对大陆市场的依赖,也不遑多让。
虽然近年台湾对大陆出口依存度一直高于日、韩,但是台湾货品在大陆进口市场占有率却年年下滑。1994年台湾在大陆市场占有率12.5%,韩国仅6.3%,但2005年台湾在大陆市场的占有率降至11.3%,已为韩国超越;今年甫公布的资料显示,台湾占有率进一步降至7.6%,又被美国超越。台湾在大陆市场排名五年内由第2落至第4,这突显台湾在大陆的既有优势已不复当年。由此看来,今天台湾真正的危机,实非对大陆市场的过度依赖,而是台湾外贸竞争力的急速下降。
依常理而言,台湾对大陆出口依存度居高,在大陆市场占有率也应维持优势才是,何以台湾在大陆进口市场占有率下滑速度如此之快?从总体指标研判,近年台湾制造业的“附加价值率”急速下滑,导致出口竞争优势骤失,实为主因。若台湾不扭转现行的代工模式,这种出口依存度升高而市场占有率下滑的矛盾现象,势将日趋严重。若据此片面解读成台湾对大陆过度倾斜,更非持平之论。
社论认为,台湾今天该警觉的,不是对大陆出口依赖如何如何高,而是台湾在大陆市场的占有率迅速滑落的问题。从数学算式来看,台湾对大陆出口依存度系台湾对大陆出口占台湾出口总额的比重,而这项比重升高有两种可能,一是台湾对大陆出口成长太快,一是台湾出口总额成长太慢。若属前者,即可谓台湾向大陆过度倾斜;若属后者,即是台湾产业竞争力出了问题。看看台湾产品在大陆进口市场占有率直线下滑的走势即可了解,台湾今日经济的困境,根本不在于对大陆过度依赖,而在于自己的产业竞争力已居弱势。
谈到对大陆市场的倾斜,过去几年,日、韩、美、欧对大陆经济倾斜的速度远非台湾所能及。去年台湾对大陆出口衰退0.4%,韩国对大陆出口成长11.5%,日本成长14.4%,美国成长9.5%,欧盟更成长16.6%。这是各国的海关统计,资料应属无误。相较于日、韩、美、欧近年来向中国倾斜的速度,台湾可说是望尘莫及。
两岸之间的问题,台湾内部素来存有尖锐的政治争议。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就各项公共议题,本来就可以各抒己见,惟在论及经济发展时,实应理性对话。把经济思维置于意识型态之前,而且应就经济论经济,这样才能为台湾寻得最佳的解决方案。持平而论,台湾在大陆进口市场占有率五年内由排名第2落至第4,这不正是呼应了台湾全球出口排名五年内由第15滑落至第18的警讯吗?台湾附加价值率下滑、出口竞争力骤降,这才是台湾当前经济的大问题。政治人物舍大问题不议,而陷台湾于统独争议,其智慧何在?台湾竞争力岂不又要在无止境的游行、喧闹中消磨殆尽?
两岸该不该洽签ECFA,协议内容该如何安排,这都可以借由朝野对话共商大计,实不应尚未讨论便一概加以否定。面对WTO杜哈回合谈判的停滞,可以预见的是区域经济整合必将加速进行,若不明快因应,台湾除了失去大陆市场的优势外,在美、日、东盟及欧盟的市场占有率,也必将节节下滑。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洽谈两岸ECFA,已不仅是两岸经贸整合的双边问题,而是关乎台湾能否融入全球新竞争体系的大问题。执政党应如此思考,在野党也应由正面角度加以检视。
- 2009-04-17郭台铭:两岸签ECFA应纳台商知识产权保护
- 2009-04-16萧万长谈ECFA:两岸可以先"堆积木"
- 2009-04-15马英九接见博鳌代表团 盼传达ECFA讯息
- 2009-04-14反ECFA,谁会先边缘化
- 2009-04-13台经委会通过提案:ECFA不涉政治地位
- 2009-04-12马当局推动两岸ECFA 李登辉称是为了统一
- 2009-04-08"陆委会":ECFA将推动两岸经贸正常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