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年人,遇到年轻人为你让座,应该道谢。因为这并不是年轻人的法定义务,而是一种爱心的体现。”对于公交车上让座这个话题,家住平顶山市区胜利街的66岁老人王留祥有着自己的理解。自2008年以来,只要遇到为他让座的人,他都会送上自制的感谢卡,至今已发出600余张。(10月4日《大河报》) 600张感谢卡的背后,是600次让座行为的发生。这不啻于一次社会风气的民间统计,有着为正能量打气的作用,再次映证了老百姓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世上还是好人多”。我们知道,道德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善意也只有双向流动才能让人体会到温情;既有让座者,又有感恩人,这样的画面才是完整的、美好的。 诚然,让座者不是为了一句感谢或表扬才去做好事的,但让座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事情,被让座者也应在其中承担道德回馈、表达感谢、传递温暖的责任。但遗憾的是,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些人受人座位后毫无表示,甚至连一个点头致意也没有。有的人或许是出于一种含蓄,不好意思说谢谢,但还有一些人心里就认为自己有特殊情况,他人让座是应该的,甚至当他人不让座时,还会恶语相向。 吝啬表达谢意,背后是文明意识的欠缺;不懂得感恩与传递善意,可能就会在有意无意间挫伤了他人做好事的积极性。比如有媒体就曾报道,有孕妇对他人给自己让座的行为表现淡漠,一句谢谢都不说,导致让座者心生不快,又重新抢回了座位。如此一来,这位让座者下次遇到类似情况还会不会再发扬风格,可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可见,当他人推己及人体谅自己时,自己也应将心比心表达谢意,这既展现了自己的文明素养,也能为他人提供继续行善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600张感谢卡就是600次温情互动,600次对爱心的鼓励。也许发一张感谢卡是小事,但经年累月的坚持,对于社会整体向善氛围的影响便不容小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个老人都要效仿感谢卡这种形式,但始终对他人的善行怀有感恩之心,不吝啬一句谢谢,应是每个人恪守的文明准则。 |
相关阅读:
- [ 09-23]“让座之争”当以互谅互爱化解
- [ 07-20]老人逼人让座还打人,别把宽容变纵容
- [ 04-15]胁迫别人让座的老人需要教育
- [ 04-14]余姚让座风波:替冲突对方着想,我们会吗
- [ 12-05]“让座人笑脸”滋养美的心灵
- [ 11-26]致不让座“冷漠哥”的一封公开信
- [ 09-26]“让座纠纷”讨论不能止于道德层面
- [ 09-25]强迫让座,多走一步是暴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