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景区是否“超载”,最起码有两个“角度”要考虑:一是景区保护,二是游客权益保障。

据报道,近日,有游客拍下长城上比肩接踵的照片,网友担心长城“超载”。八达岭特区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超载”系照片拍摄角度传达的错觉,“八达岭长城接待游客的历史峰值为10万人次,客流承载能力没有问题”。

或许应该承认,管理部门的“拍摄角度错觉”说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毕竟,照片中的镜头画面,只是八达岭长城的局部一隅,而非景区全景全貌。

但也必须承认,仅就游客照片所反映的情况看,的确是超载了。照片中的长城已到了“只见人头而完全看不见地面”的程度——这样的客流,如果都不算“超载”,还有什么能算“超载”?

景区管理部门强调“客流承载能力没有问题”,所抛出的理由和依据是“八达岭长城接待游客的历史峰值为10万人次”。其逻辑显然是,没超过“历史峰值”,就不算“超载”。这样的逻辑,没有什么说服力。

衡量景区是否“超载”,最起码有两个“角度”要考虑:一是景区保护,客流量必须有利于景区保护、不破坏损害景区生态和人文环境;二是游客权益,即必须充分顾及和保障游客获得最佳旅游质量的权益,不仅能有效维护他们人身安全,也能充分确保他们的旅游舒适度。

国民休闲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有关休假的制度供给满足不了需求,挤成一团出游便难以避免。在休假基本需求都难以满足时,切不可轻言取消仅存的两个黄金周。

据央视报道,十一“黄金周”没过几天,全国各大景区纷纷传出人满为患的消息,而有关黄金周存废之争再度被关注。曾经建议取消五一“黄金周”的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现在的“黄金周”是靠制度、政策把四个双休日人为地挪在了一起,以至于我们不得不连续地休息七天,同时要连续工作七天,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放假的安排。他认为,随着带薪休假的落实,广大人民群众自然会提出取消这样一个强制的、被动的放假安排。

这话意思很明显,那就是现在的黄金周安排很不合理,应该随着带薪休假的落实而取消。而且蔡教授还认为,国民休假制度的改革方向不应倒退到五一长假,而应坚定向增加清明、中秋、端午等小长假方向走。

这种观点看上去貌似很有道理。然而,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十一黄金周景区的爆棚,与取消五一黄金周有着直接的关联。回顾当初取消五一黄金周,旅游景点和相关公共设施的“超负荷”,随之衍生的一连串问题,以及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都被视为了理由,于是便削减了五一长假,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可谁曾想到,取消之后,旅游景点不但没有减压,反而比以前更加“超载”—— 10月2日晚,由于华山景区内提供的中巴车运力不足,导致上万游客滞留华山;3日,庐山风景区再现严重堵车,盘山公路出现两条20多公里的汽车长龙;游客惊呼鼓浪屿“被踩沉”、厦门大学食堂“被攻陷”、西湖拍照全是“集体照”……

人们为何要挤在一起休假?“平时没时间”,最简单的一句话,恐怕一下子就戳中了国人的痛处。原本我们有三个黄金周,篮球比分直播:、五一和十一,还能分散一下旅游,但是2008年起,五一黄金周被取消了,变成了几个小的三天假。这种小长假很难解决公众的出游需求,于是十一黄金周爆棚也是意料中的事。

面对如此“景观”,是否有必要恢复五一黄金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不管如何,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确实是破解当下集中休假、被动放假困局的良方。毕竟,只有带薪休假的真正落实,才能让劳动者放心地、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休假,也才可能实现国民的“错峰休假”。问题是,当初取消五一黄金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说是带薪休假正在得到逐步落实,可结果表明这根本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那么有什么理由让公众觉得,取消黄金周是水到渠成的事呢?

更值得担忧的是,专家们纸面上的带薪休假调查会否直接转化为“民意”,从而左右休假制度的改革,进而推动黄金周的尽快取消?理由似乎很充分:其一,十一黄金周各大景区都不堪重负;其二,带薪休假在某些人看来,好像得到了不错的落实,比如说建议取消五一黄金周的蔡教授就认为,从2008年到现在仅仅4年的时间,带薪休假至少也应该落实了40%到50%。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据新华社报道,相关调查显示,只有不足三成“上班族”可享受到带薪休假,超过四成人对自己休假状况感到不满或无奈。而且按规定,带薪休假最长的也只有15天,显得很不够大方。

其实在这背后凸显的是公众假期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国民休闲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样化;另一方面,有关休假的制度供给满足不了国民的需求,挤成一团出游便难以避免。因而,在当下国民休假基本需求都难以满足之际,切不可轻言取消仅存的两个黄金周。

本网热词

国家法定假日并非越多越好

节日长假如何走出人满为患的窘途

黄金周为何变成“问题周”

别用那些简单现成的答案盘点黄金周

PK:

“恢复五一长假”未尝不可

建议取消“黄金周”为时尚早

恢复五一长假难解黄金周之忧

在休假或旅游这件事情上,公民个人显然比政府更明白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公民一定会选择明智的时间出行,交通和景区拥堵自可缓解。

国庆长假收尾,相信不少游客通过一次长假旅游,放松了身心,恢复了活力。但也有些“坏消息”传来,冲淡了长假带来的好心情。

一则报道说,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特色旅游项目——骑骆驼备受青睐,每天从早晨5点半到天黑“马不停蹄”,但还是不能满足游客需要。驼户们只能给骆驼增加饲料而不能让骆驼休息,导致已经连续两天出现骆驼劳累致死。

这只是景点人满为患的一个小例子。据全国假日办假日旅游信息的最新通报显示,长假期间,数十个景点访问量超过正常量一倍多,部分景区游客日访问量超过最佳接待量数倍甚至十倍。比如,南京中山陵的访问游客是最佳接待量的10倍,厦门鼓浪屿为最佳接待量的9倍。网上有人编出顺口溜:“华山数万人滞留,黄山游客爆满,故宫人山人海,长城不分内外。”

这种全民集体旅游的方式难以避免产生“人累景更累”的后果。问题是,这种方式为何产生?有人呼吁游客要理性,但对于中国的游客而言,表面上看,去什么地方、怎么去、跟谁去,都是自愿的选择。但是在最关键的一点——时间上,他们却远远缺乏选择的自由。长途旅行必须有相对较长的集中时间,但是中国游客在一年之内符合这一要求的时间段只有两个窗口——国庆和篮球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的习惯是回家团圆,那么国庆就成了唯一一次适合长途旅行的时间窗口。以中国十数亿人口之众,哪怕五分之一的人口选择此时出行,不造成上述情形,绝无可能。

正因为中国人的旅行是随着放假的行政指令而走,所以考量这一问题也应放到公共治理的范畴来进行。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治理保留有一种“运动式”的模式,其特征是政府通过自上而下的调度,对某些突发性事件或重大的社会疑难问题进行专项治理。这种治理思维渗透到各个社会领域,乃至延伸到国民的休闲度假方面,这便是集中休假制度。

在某些领域,通过“运动式治理”,攻坚克难,形成社会气氛,或有其一定合理性。但在另一些领域,比如国民的休假上,这种方式就行之无效。而高速公路免费这样的公共政策,则在事实上强化了这种治理思维,它在“引导”人们进行运动式的集中旅游。

解决之道亦很简单,既然管不好,那不如交给社会自己去解决。怎么交?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由公民个人和单位协商,决定该何时休假——在休假或旅游这件事情上,公民个人显然比政府更明白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他们一定会选择明智的时间出行,大多数人都不会一头扎到人堆里去。

唯此,交通拥堵、景区超负荷运作等问题,才可迎刃而解,敦煌的骆驼也才能够保全性命。否则,讨论是否恢复五一黄金周,或者高速公路是否应免费,无异于舍本逐末。

华阴警方不应垄断和封闭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过程,至少应保障被害人的参与权和知情权。

据央视报道,陕西华阴市公安局宣布“华山游客被伤一案成功告破”,称两名嫌疑人均是当地农民,两人与董立文夫妇发生争吵后持刀伤人。这一结果遭到董立文怀疑。一位目击者也表示,当时十几个人包围了董立文,冲过来便打。对此,当地警方回应称两名嫌疑人是直接捅伤董立文的人,其余嫌疑人正在调查中,而这两名嫌疑人未经董立文辨认,是时间没来得及。

董立文夫妇仅仅是要求退掉未消费过的摆渡车车票,竟被一群人殴打捅伤,实在是无辜得很。在数万人云集的华山景区,发生这样的惨剧,着实让人对景区的社会治安和旅游环境担忧。所幸,案件算是及时得到侦破,给人以少许安慰。

但蹊跷的是,被害人对当地警方的侦破结论并不认可,甚至怀疑两嫌疑人是“顶包”的“替死鬼”。华阴警方公布的案情,确与被害人陈述多有不合:嫌疑人称先与被害人发生争吵、厮打,然后才遭刀捅,被害人却称他们并未与人争吵即遭群殴并挨刀捅,但警方此前公布的却只有嫌疑人一方说法;警方认定嫌疑人身份是周边农民,系倒票的“黄牛党”,而被害人却称“人群中有五六个穿保安服装和戴有保安帽子的人看着他”。

上述疑点未澄清,当地警方就宣布“成功告破”,难免会让人心生疑惑:景区会不会为了自身名誉,与当地警方一起隐瞒真相,找“替死鬼”承担责任?现在警方已经回应,说其他嫌疑人正在调查中,但这样的信息此前并未透露。警方不应垄断和封闭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过程,至少应保障被害人的参与权和知情权,以令人信服的方式作出结论。

比如,在华阴警方认定和抓获嫌疑人之后,依常规侦查程序,应安排被害人和目击证人及时进行辨认,以辨明真凶。调取的现场监控录像,亦可向被害人适当公开,以解除其对案情的疑惑。还应更广泛地寻找和询问现场目击证人,以获得更多第一手现场资料,最大程度还原案发过程。除了人证,还应提取嫌疑人作案用的凶器等物证。

此案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目击证人众多,且华山景区早就宣布安装有大量360度旋转的摄像头,监控可以做到一览无余,因此,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并不困难。

该案发生在长假期间,很多人都在旅游的途中,景点安全事关每个游客,这样的事故因而更受关注。目前,两名嫌疑人刚被拘留,案件尚在侦查之中,希望当地警方进一步深追细查,并及时公布相关案情和证据,以满足被害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澄清疑点,消除疑惑。

“十一”黄金周出去旅游,本来是件舒心惬意的事情。但从内蒙古包头来陕西华山旅游的董立文夫妇却遭遇了一场噩梦。他们两人在景区要求退掉未消费过的摆渡车车票时,却无故被一群人捅伤。记者从陕西省华阴市公安局获悉,两名犯罪嫌疑人于5日清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10月5日新华网)

19年一遇的中秋国庆喜相连,第一次双节高速免费,今年的长假让许多中国游客品尝到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的滋味。高高兴兴出门,原想能享受一场免费大餐,分享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和实惠,没想到遭遇的却是心急如焚的拥堵,是165元钱一碗的炒面,是堵在华山之颠下不来的凄凉,是景区人数达到饱和仍不限制的疯狂!

拥堵,浪费的只是时间,损坏的只是心情,可内蒙古游客董立文夫妇除了遭遇拥堵还被人捅了几刀,这痛可不仅在身躯,也在心上!

这件事,对华山景区乃至陕西的旅游形象造成极大的损害。中央媒体对此事的高度关注,反映的是民意对双节旅游环境的关切。出现如此让人遗憾的煞风景丑事,今后谁还愿意去这样的地方?!不管华山景区如何否认或“狡辩”,管理有漏洞并出现秩序混乱这是不争的事实。

游客超过极限仍不预警,最后导致局面不可收拾,并引发刑事案件发生,这些都是“眼里只有钱”惹的祸。说一些景区是财迷心窍,应当不为过!

还好,案件及时得到侦破,给被害人稍许的安慰。但此事仍然存在众多疑点。华阴警方介绍的基本案情是,10月2日晚,刘渭军和王琪在华山东山门低价收购下山游客门票,然后到售票窗口排队原价退票时,刘渭军和游客董立文发生争吵、厮打,相互追逐中董立文之妻王娇跑了过来,刘渭军掏出折叠刀朝王娇背部捅了两刀。此后,王琪也掏出折叠刀,二人将董立文捅了九刀。见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过来,二人立即逃离现场。

可受害人对此结论并不认可。新华网和山东商报记者调查,二受害人陈述,他们并未与人争吵即遭群殴并挨了刀捅,且现场有外地证人愿出面作证。董立文在其微博中称,这两名自首的犯罪嫌疑人所描述的情况与其实际经历不符,且警方到目前为止仍未公布这两人的照片,无法核实真假!究竟哪一方的话更可信一些?游客有什么理由给景区“栽脏”?这对她们有什么好处?她们是跑去旅游还是与人弄事?应该不会有人这么“愚蠢”的游客吧!景区为了名誉不受损,会不会与当地警方一起隐瞒事情真相,找个“替死鬼”承担责任,忽悠当事人,一些网友就是这么认为的。问题是,在不信已经蔓延到全社会的情况下,这一担心完全有可能!

那么,谁来澄清这一事件的真相?很简单,不能只由当事者双方,应当组成由第三方参加的联合调查组,查清此事的真正事实,给关心此事的全国民众一个交待,这关乎的不仅是受害人的利益,它可以让我们找出旅游景区管理的症结,还可提高官方的公信力!

任何对此事夸大或故意隐瞒的行为,都应受到追究,因为法治不容亵渎,公众之知情权必须得到保证。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关部门应通过此事的调查和处理,提升整个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再不要让游客伤心,再不要让游客被坑,否则,在人身安全也不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在坑客行为普遍存在的旅游环境里,企图靠旅游发财并振兴地方经济,只能是一种天真的梦想!

对每一个景区来说,如何让游客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并让他们真正满意,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带薪休假“落地”,普通劳动者才有选择旅游时段的余地,这是减少“黄金周副作用”的最佳选项。

双节长假的拥堵真是够让人闹心的:景点人满为患,道路、交通不堪重负,由此产生的环境卫生问题、文物保护问题、景区服务质量问题、治安问题、物价哄抬问题,等等等等,更让原本该是良辰美景、赏心悦目的假日旅行,变成某种程度的自讨苦吃和活受罪。

许多论者都正确地指出,中国人口众多,大量游客集中在黄金周出门旅行,交通和旅游资源不堪重负,是导致黄金周拥堵的根本原因。

许多人也意识到,由于供需缺口实在太大,单纯依靠增加交通、旅游、商业和服务资源的投放量,来解决黄金周拥堵问题,在条件上是不现实的,且上述资源在黄金周中的流量,是平时流量的数十倍、上百倍,甚至更多,一味增加资源投放量以满足黄金周的需求,对于平常时间而言,实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正因如此,大家都意识到“错峰出游”的重要性。事实上,大多数在黄金周拖家带口去景点添堵,去公路、铁路和航班上“添挤”者,并非享受这种“拥挤的感觉”,而是无从选择,不得已而为之。

实现“错峰出游”,惟有靠带薪休假制度。不过,虽然带薪休假已成为法定权利,但是执行情况却很不乐观,由于缺少强制性,违法成本低,许多用工单位常常通过各种理由、名目,变相侵削员工的带薪假,这无形中让黄金周成为更多劳动者的“旅游独木桥”,人为给黄金周出游“添堵”。

国外有研究表明,如以GDP除以工作时间衡量,一些带薪休假较多的国家生产效率其实相当高,如德国带薪假期是美国的一倍,生产效率却仅比美国低约2%。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劳动者的平均年带薪假期是比较少的,许多企业根本没有,有的一般只在10天以内,比公认带薪假期较短的美国(平均每年14天)还要短得多。

研究表明,过长的工作和过短的假期,并不能创造更多生产成果,更抑制了商业、旅游和消费需求,是“公私两不便”的短视行为。在保留黄金周休假的前提下,强力推行带薪休假制度,让更多劳动者切实享有一定时长、可灵活选择时间的带薪假,可让更多有意旅游的劳动者得以选择在非黄金周时间出行,避免和返乡者、探亲者,以及不得不在黄金周出游者争夺这一时段内有限的交通、旅游、商业和服务资源,又尊重了大多数劳动者利用黄金周合家团聚,或闭门休息的自由,是实现“错峰出游”的真正出路。

带薪休假“落地”,普通劳动者才有选择旅游时段的余地,这是真正实现“错峰旅游”,减少“黄金周副作用”的最佳选项,甚至可能是唯一可行的选项。

昨天,一家门户网站以《全国多处景点人满为患 场面震撼》为题,刊发一组图片。图片反映的,有杭州西湖涌金桥上人头攒动、白堤游人如织,有厦门鼓浪屿景区一处商业街被人群堵得密不透风,有北京王府井大街人山人海、天安门广场人潮涌动,有武汉市武昌户部巷食客摩肩接踵,有南京夫子庙文德桥上拥挤的人流。

高速公路成了停车场和垃圾场,旅游景点争相喊挤……今天的“双节”长假,各旅游景区除了重复往年的“大人看后脑,小孩看屁股”,最大的收获还有苦和累。早有专家慨叹:我们只盯着节日长假带来的经济收入账,却没计算因景区“超载”等负面效应而带来的损失账。其实,围绕休假方式的取舍,要算的绝不仅是经济账,更有许多社会权益的利弊得失,需要仔细斟酌。

休假中的社会权益体现在哪?现实已经做出了回答:目前全年只有国庆、篮球比分直播:两个长假才有成“块”的休闲时间。“黄金周”虽然不一定能给每个人都带来“黄金”,但这毕竟是法定假日。如果取消了,很多企业的劳动者未必能保障自己的休假权。如果真用带薪休假完全代替黄金周,由人们自己决定休息日,从我国目前的劳动者就业环境看,谁敢保证“带薪休假”不会演变为“没有休假”呢?

前几年,我曾经和一位外国人聊起有关休假的话题。他说在他们国家里,普通劳动者很多都是一年只有半年或三个季度在工作、其它时间多为休闲旅游。当时我的第一感觉除了羡慕,就是马上进行了对比:如果在国内,不用说“聚财”的理念让多数人觉得这太过奢侈,即便你想得开,你上了半年班、另半年去旅游,你的岗位谁给你留着?如果旅游回来,工作没了,还能有几人潇洒起来?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休假方式的科学化、人性化,往往是与整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人文环境密切相关的。

曾经,我们较多地考虑了公众的休假权与长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推出了节日长假的集中休假制度。但是随着新矛盾的出现以及对“人性化”的更高追求,这种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众休假权,也对经济产生了拉动,但是对资源无法形成均衡利用的负面效应也日益明显。而当我们想以“自己决定何时休假”来取代集中休假的时候,却又不能不担心公众的休假权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如何以更人性化的理念来安排休假,已成了一个多个社会层面、多方需要平衡的难题。那么,这个难题何时能得到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