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投注官网

图片

篮球比分直播_球探体育比分-投注官网

图片

常州毒地建校

据央视新闻4月17日报道,常州外国语学校自搬新址后,493名学生检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个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经检测,该校区地下水、空气均检出污染物。学校附近正在开挖的地块上曾是三家化工厂,专家称校区受到的污染与化工厂地块上污染物吻合。

 资  讯 

期待“毒地”公益诉讼重塑环境正义

即时 | 2016-05-24 08:25

【拓展公益诉讼重塑环境正义的功能,一是要开放诉权,让更多的监督力量依法参与到公益诉讼中来;二是要尽快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以此倒逼环保执法部门真正负起监管职责。】

近日,江苏常州中院受理了常外“毒地”公益诉讼。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和中国绿发会对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市常宇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华达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公益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方消除其原厂址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法院立案意味着备受关注的常外“毒地”案正式进入司法程序。

一场指向学校和行政部门的“毒地”危机,转化为一起环保组织对污染企业的法律诉讼,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很大的进步。毕竟,空洞的道义指责无法实现责任的追究,只有通过严格司法厘定污染事件中的法律责任,并作出合乎正义目的的赔偿与补救,才算是真正回应公众的关切。而作为一起在全国都有重大影响的环境个案,由环保组织提起公益诉讼也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被曝光污染环境的案件呈上升趋势,环境正义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一块“短板”。为了改变环境执法和维权上的无力,保障公民享有安全、健康、整洁、可持续性环境的自由,以及免受环境破坏的危害之权利,我国在修订的环保法及民事诉讼法中都增加了公益诉讼,最高法还专门发布了环境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立法期望通过司法的介入,能够重塑环境正义。在这种背景下,“毒地”案进入公益诉讼,无疑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但是也要看到,无论“毒地”案的诉讼结果如何,目前公益诉讼所能激发出的法治监督力量依然有限。一方面,环保法只是规定,“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的社会组织可以提起公益诉讼,而将最有监督能量的民众个体排除在外。目前全国只有1000余家社会组织具备起诉资格,且受资金、人力、利益关系、取证困难等限制,这些组织的积极性还不高。2015年仅有9家社会组织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共提起37起个案,诸如昆明中院环保法庭甚至出现无案可审的尴尬局面。这对当下严峻的环境污染治理而言,只能是杯水车薪,总体上并没有形成涟漪效应。

另一方面,制约环境正义的关键因素不仅在污染企业,还在于负有执法监管职责的环保部门。在许多环境污染事件中,既存在污染企业的违法违规,也存在环保执法部门的失职渎职。倘若缺乏针对环保部门的行政公益诉讼,单纯以污染企业为被告的民事公益诉讼,便难以起到釜底抽薪之效。因此,拓展公益诉讼重塑环境正义的功能,一是要开放诉权,让更多的监督力量依法参与到公益诉讼中来;二是要尽快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以此倒逼环保执法部门真正负起监管职责。

算清“毒地”治理的每一本账

即时 | 2016-04-28 08:18

【一次污染,毒倒的不仅是若干无辜工人、学生,赔进去的不仅是数亿元公帑、经费,更有公众对政府的信心,对公共工程的信赖。盼望公正、法治、透明的制度,“解毒”我们脚下的土地。】

“毒地”二字,每见报端,总会挑动公众敏感的神经。日前曝光的常州某中学“毒地”风波,同样引发了社会广泛的担忧。痛定思痛,我们不仅呼吁责任追究、善后处置的严苛,更试图拨清背后的层层迷雾,倒推事件发生的原委,算清“毒地”从发生、到治理过程的每一本账目,从而引以为戒。而据报道,武汉汉阳的赫山“毒地”地块的“解毒”,前后耗资数亿元,就是很值得剖析的典型案例。

时光荏苒。在环保理念尚未深入人心之际,一家破产改制的国有农药厂搬迁后,所在地块居然无人问个究竟,无人在乎填埋地下的看不见的“六六六”和DDT农药,便随意被挂牌拍卖掉,直到施工工人当场昏倒才让真相浮出水面。该地块当时的挂牌价仅为4.055亿元,可是收回后赔偿地产商就用了1.2亿元,随后的土地污染修复更是耗去了纳税人2.8亿元的真金白银。

卖地款全额退出,后继支出超4亿元,这显示了地方政府知错就改的诚意与决心,但是仅凭经济账一项明细,错误决策与环境污染的天价成本便令人拍案。一桩桩类似案例反复告诫世人,我们强调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并不是理想主义的情结作祟,而是实实在在的务实之选,今天表面上节约下的“隐蔽成本”,早晚会被历史的挖掘机刨出地面,到时候付出的“显性成本”更大,更不划算。

这笔简单的数学四则运算,不用过分繁杂的推理便可一目了然,对饱读诗书的地方治理者而言,非不知也,实不为也。哪怕成本付出再高再离谱,毕竟开销要走公共财政,毕竟责任追究的终身制在一些地方刚刚建立,对一地拍板“主官”的约束力要小很多。业已明确的终身问责、公开决策,就是要规避这种“黑箱”的风险,让老百姓的钱老百姓来亲自算,让一本本账目公布在阳光下。

问题是,经济账好算,民心账却难计。一次污染,毒倒的不仅是若干无辜工人、学生,赔进去的不仅是数亿元公帑、经费,更有公众对政府的信心,对公共工程的信赖。“毒地”事件不久,便有众多的网友开始翻出一些知名楼盘的家底,曝光所谓的“不为人知的内幕”。这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查清原委、分清是非,挽救于万一,另一方面也让无辜的楼盘不幸躺枪,公权的公信力更是打了折扣。

历史的发展充满偶然与巧合,不能完全用今天的标准衡量过往的决策,而我们尊重历史、反思成败的重要目的,便在于以史为鉴、以曾经的痛楚的账本为教训,算清楚前进路上的每一笔账。愚蠢的人埋怨绊倒自己的石块,聪明的人感激每一次小小的挫折,盼望公正、法治、透明的制度,“解毒”我们脚下的土地,解开人们心中的心结。

常州“毒地事件”后,来次全国拉网排查如何?

即时 | 2016-04-21 16:08

媒体近日报道,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搬迁新址后,许多学生先后被检查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情况,个别学生查出患有淋巴癌等。而学校附近正在开挖的地块上曾是三家化工厂,学生们的身体异常情况疑与化工厂“毒地”相关。常外“毒地”事件在舆论场上不断发酵,环保部、教育部先后发声。

江苏作为化工大省,类似事件近两年并不鲜见。鱼塘内长出变形鱼、养猪场“地下藏毒”等新闻屡屡见诸报端。如果我们把目光放更长远一些,类似事件,在不同地域也同样上演。媒体曾报道过武汉、广州等地曾出现“毒地”上建经济适用房的现象。关于中国受污染的土壤面积,目前尚缺乏官方的确切数据。最新的土壤“家底”数据是2014年4月环保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这是中国首次公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根据公报,此次调查覆盖面积为630万平方公里,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毒地治理”已然迫在眉睫。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乱象丛生,监管责无旁贷。

“毒地”乱象让人想起美国著名环境学者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倡导的“土地伦理”。人与土地之间和谐相处,这是共同体理念,每个人都当对土地健康担责。只可惜,污染容易,治理不已。据说按一亩“毒地”100万至200万元的修复成本算,修复上百亩的毒地或许得上亿元。物质成本如此高昂,更不要说修复过程甚至长达几十年了。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与经济,化工与民生,并非鱼与熊掌的关系,在决策理性与民本行政中完全可以实现“多赢”——但前提,是该管必严管、不为眼前利益“遮望眼”。眼下而言,常州“毒地事件”给我们再一次敲响了警钟,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是否可以来次全国拉网排查,把类似常州的隐患主动发现、主动化解,以免害情出现后再亡羊补牢。

此次事件再次让我们意识到:环保这件事,虽是水磨的功夫,却更见公共治理的“真章”。

污染事件之后,美国民众在追问什么

即时 | 2016-04-21 09:15

最近,当中国媒体聚焦“常州学校化工污染”事件之时,美国民众也在追问一起公共卫生事件——“弗林特铅水危机”。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密歇根州弗林特市居民一直在喝“铅水”,这给居民特别是儿童的健康造成了难以逆转的损害。因为此事,当地政府不仅面临巨额赔偿官司,密歇根州长斯奈德的“白宫梦”更碎得连渣都不剩。

弗林特市是通用汽车诞生地,如今萧条已久。2011年度审计显示,这个只有近十万人口小城,却有2500万美元财政赤字,其中水费欠账高达900万美元。为了履行密歇根州长斯奈德的竞选承诺——改善高破产风险城市的财政状况,弗林特的新市长决定边修管道边“省银子”,其间启用备用水源——弗林特河河水。

弗林特市长这一决策的背景是,如果建新供水管道,需要两年时间;但如果换一家自来水供应商,每年可以省500万美元水费。但是,由于弗林特河水质欠佳,环境部门未进行水质处理就切换水源,老旧的市政管道很快遭到河水腐蚀,发生了严重的铅泄漏事件,弗林特居民只敢喝瓶装水,洗澡要开车到其他城市。

美媒形容这是一场“让整个国家丢脸”的公共卫生灾难,估计综合治理费用最终将高达15亿美元。有人认为,这场灾难是当地政府的省钱策略造成的。但笔者浏览美媒报道发现,媒体在讲述事件原委时,大都会提到政府的省钱考量,但未见对这一考量的批评。事故调查进行到现在,国会听证会开了几回,也没有曝出有涉事官员借此中饱私囊的丑闻。

媒体调查发现,引入弗林特河水不久,政府就接连收到居民投诉,科研人员几次发布水质报告示警,工厂宣布因机器生锈停用河水,但市、州乃至联邦政府一直反应迟钝,主政者反而上电视搞“喝水秀”否认水质问题。直到一年半后,医生发现弗林特儿童血铅超标,政府才低头认错,但烂摊子已无法收拾,连白宫都不得不介入,小城水危机震惊了全美。

因此可以说,当地政府被炮轰的原因,不在于政府想每年省500万美元的“作为”,而在于决策的粗疏和面对民众担忧的“不作为”甚至“反作为”。事关公共卫生和儿童健康,政府不作为就是腐败。有媒体宣称,这是美国“百年不遇的犯罪”。

目前,斯奈德两度以州长身份正式道歉,但对恢复公众信任未见效果。在弗林特市,政府除设立水站每日免费派发瓶装水,还为每户人家免费提供自来水过滤设备。鉴于居民仍不敢饮用自来水,斯奈德18日宣布,未来30天内,他不管上班还是回家,每天都会喝弗林特的过滤水。但网民随即发帖:“你敢用弗林特的水洗澡吗?”“你先喝上一年再说吧!”州新闻发言人说,要恢复公众信心,“还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美国媒体、专家对弗林特水危机的讨论,远不限于对事件本身的细致探究,也不限于对体制漏洞和各级政府责任的追问。一段时间以来,弗林特俨然成为“问题样本”,从工业城市的衰败到种族社会问题的折射,从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落伍到全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甚至几十年前用含铅油漆粉刷房屋问题,也浮出水面。

环境事故往往积水成冰,疏忽易,发酵久,发作快,补救难。民众积极追问,为的是不白交沉重的学费。事实上,美国的环境建设,常依靠对环境灾难的追问追责而取得重大进步。比如,半个多世纪前的纽约拉夫运河事件,就催生了美国“棕地”(高污染企业设施搬迁后遗留下的地块)普查和管理。

土地和河流的前世,关系着我们的今生。值得欣慰的是,当“弗林特铅水危机”的相关报道传到中国后,几乎没有听到“原来美国也有饮水安全危机”之类的评论。这种“比烂”,确实没有任何意义。如果能把别国的公共卫生事件当成前车之鉴,把别国媒体和公众的追问当成他山之石,才算没有白花时间围观。

常外毒地事件中有多少“无愧于心”

即时 | 2016-04-21 08:30

【一起学生疑似中毒事件,经过家长的持续反映和媒体的关注,仍旧无法在当地的治理框架中得到妥善处理,本身就折射了一种不正常的“治理失序”。】

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搬入新址,“数百名学生身体出现异常”被媒体曝光后,常州市有关部门作出回应,称该校空气质量达标,附近原化工企业没有发现大规模填埋危废。国家环保部调查组已经到达常州,但事件仍在发酵。4月18日,常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向家长和师生发布了一封公开信,直指媒体的报道存在一些“硬伤”。该校校长曹慧在回复家长的质疑时说:“媒体并非真理,我们无愧于心。”

上级部门在进行调查,家长在等待一个可以相信的结果,于这样的关口,该校抛出一份指向媒体报道“硬伤”的公开信,多少让人诧异。作为当事方,主动发声回应关切,确有必要。但纵观这则公开信,更像是一封自辩书。指责媒体的报道动机,不仅有转移视线之嫌,还构成了一种阴谋论。面对如此恶劣之事,媒体曝光后,当事方的处理应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加大追查力度,尽快给公众一个负责任的交待,而不是与媒体监督较劲。如此一副急于洗白的姿态,难道学校的名誉比学生的健康更重要?在这点上,校长真的“无愧于心”吗?

事到如今,最好的公关,只能是协助相关部门的调查,并对全校的学生做统一体检,妥善安置患病学生。若对外界监督一开始就抱着“抵触”情绪,只会进一步自砸招牌。如果说过去“常外”的知名度代表的是其教学质量,那么这次事件中校方的表现,显然让人看到了教学质量之外的教育伦理。

从未批先建,到此前媒体多次就“常外”的学生中毒报道被压下,再到如今校方与媒体的拉锯,甚至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要求查清真相的家长们还觉察出一种微妙变化,那些在公务员体系或事业单位的家长们,对此事要么态度截然相反,要么选择沉默——种种迹象的背后,是否有某种力量在左右事件真相的披露?当地政府在其中到底扮演怎样的角色?事实上,一起学生疑似中毒事件,经过家长的持续反映和媒体的关注,仍旧无法在当地的治理框架中得到妥善处理,本身就折射了一种不正常的“治理失序”。据《新京报》报道,另有环保部门的知情人士称,该校仓促搬迁背后,有更深层的原因——政府对多所学校地块的反复腾挪,最后是为了腾出常州市中心的黄金地块。请问,未批先建,急于搬迁,学校与当地政府真的无愧于心吗?

事发后,当地政府与校方一直以学校空气、土壤的检测均达标为由,回应外界的质疑和家长的控诉,看似“有理有据”,但某处的环境质量是否存在问题,一般人首先是通过身体的感知来判断的,况且,环保部门调查组还在调查中。更何况,这次事件中学校方面出示的检测报告与家长方面的呈现出明显冲突。而就在当地声称检测合格时,有学生在接受采访时仍称学校的水有异味,这些难道都可简单以标准合格被视为正常?如此无视现实伤害和观感的“检测结果”,真的无愧于心?

无论是事件“由小闹到大”的生发路径,还是事件中各当事方所展示的对舆论监督和环保的态度,以及背后所可能揭开的“毒土地”的盖子,发生在常州的这起毒地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这个时代的一个微观切面。而媒体的关注,公众的围观,不过是在守护一道最低限度的底线:所有的学校是否足够安全?还有多少毒土地和隐秘的伤害待发现?对于孩子,我们是否真的无愧于心?如果关注这些都被视为“渲染”,又还有什么能让人心平气和?

“媒体并非真理”上级和权力是吗

即时 | 2016-04-21 08:25

常州外国语学校的“毒地”事件,仍在继续发酵。常州市有关部门作出回应,称该校空气质量达标,附近原化工企业没有发现大规模填埋危废。常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也向家长和师生发布了一封公开信,直指媒体的报道存在一些“硬伤”。该校校长曹慧,则在回复家长的质疑时说:“媒体并非真理,我们无愧于心。”

如果没有淋巴癌与白血病这样的字眼,央视“不该建的学校”报道,还能否激起如此大的传播涟漪,的确是个未知的问号;因为,“毒地”事件曝出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大媒体之前都曾介入报道,似乎并没激起多大反响。相比那时候学校停课应对的正在进行时,现在其实已经算是过去时了,令当地相关部门和学校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略显迟滞的“秋后算账”,反而真正引来了“狼”。

所以,无论是常州有关部门回应“空气质量达标”,还是学校斥责媒体报道“硬伤”,显然都带着一股怨气,好像是媒体给常州抹了黑,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尤其是校长“我们无愧于心”的回复,底气实在太足,好像他们没有在此过程中做错任何事,好像学生身体健康受到伤害也是媒体无中生有。

诸如学校搬迁这样的事情,校长及学校管理团队虽然是直接经办人,但是要说有多大实质性的决定权,可以完全决定搬不搬与往哪儿搬,肯定未必。尤其是地方名校,常常被作为地方推动各种所谓“新城”计划的重要筹码,把名校搬过去了才能带动周边房地产开发,才能让原本平庸的地块卖个好价钱,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所以,“毒地”事件之于学校,校长肯定不是第一责任人,相反,学校已然成为最大受害者。

这个意义上,学校和校长没有理由不站在家长和老师的立场,去维护师生的健康权益,去维护学校的既有声誉。之所以学校和校长,现在好像完全站在了舆论的对立面,给人以“死杠”的观感,背后也许少不了无奈与屈服。学校如果拥有充分办学自主权,在搬往“毒地”之前之中之后,原本都可以据理力争;现在的表现,其实更像是权力的附庸。校长说“媒体并非真理”,那么谁才代表真理呢?大概是通常被唤作“上级”的权力吧?

所谓真理,首先是要允许辩论的,然后是要可以被证明的,可以令人信服的。媒体当然并非真理,为了突出传播效果而使用淋巴癌与白血病这样的字眼,更不一定合适;但是,校长的“无愧于心”,同样需要详细地呈现,让学生和家长们能够看到学校是怎样“无愧”的,又在“毒地”事件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在权力的面前,校长的角色扮演,往往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名誉和地位。作为独立的校长,斥责媒体并非真理,非但没有错,反而值得鼓励;只不过,希望校长也能明白并且喊出:权力并非真理,上级并非真理。

如何缓解“与毒为邻”的环境焦虑

即时 | 2016-04-21 08:07

【跳出个案,要缓解公众对环境安全的普遍担忧,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比如,对身边的“毒地”等污染源,进行拉网式筛查,拿出整治修复方案。】

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建在“毒地”旁边,官方承认已有上百名学生体检异常,真相还未水落石出,江苏海安县一所学校多名学生又被发现出现流鼻血、身体瘙痒等症状,家长怀疑与周边几家化工厂有关。对此,海安县发布的最新消息称,当地化工园区所有企业将停产整顿。

传播学上有个现象,一个公共事件发生后,往往会有同类事件接连被曝出。同样是学校与有毒污染源为邻,同样发生在江苏,人们便很容易产生联想。虽然两起事件可能没有直接关系,也不能确定是否因为“毒学校”的报道,才引起家长对孩子健康状况的关注,但这两起看似孤立的事件,仍会引发担忧:还有多少学校,与有毒有害的污染源比邻而居?

海安这所学校学生的身体不适,是否与旁边的化工企业有关,官方还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但从当地做出的全部停产决定,可以判断家长的怀疑并非没有根据。两起事件稍有不同的是,常州是在处理“存量”污染时,因违规操作引发有毒污染物扩散,而海安这所学校旁边的化工园区,多家化工厂一直正常生产,学生受污染侵害的危险一直存在。之所以最近才闻到刺激性气味、出现学生集体不适的情况,有人推测是因为气候和风向的原因。

可是,学校和化工园区比邻而建,是否存在安全风险,距离多远才安全,都要经过科学认真的环评。气候和风向的变化,理应在环境评价考虑的范围内,因此,不能用自然条件原因为污染事件开脱。

对于这起在当地引起不满和恐慌的污染事件,负责任的做法是认真调查、科学检测,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及时采取对策,同时向公众说明情况。这和公众舆论对常州“毒地”事件的要求是一样的。

但是,即便个案得到解决,人们仍会追问:学校本应是最安全的地方,为什么学生的身体健康都无法保障?不只是学校,还有多少居民区和公共场所建在污染源之上,或者与毒为邻?

由于粗放式发展和环保水平所限,我们过去制造了比较严重的“生态赤字”。化工企业遗留的“毒地”等存量污染还有不少,一些不守法的企业还在制造增量污染。对于身边可能成为定时炸弹的污染源,政府和民众如果心中没数,缺乏制度化监管,人们就会生活在无助和恐慌当中。

跳出个案,要缓解公众对环境安全的普遍担忧,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比如,对身边的“毒地”等污染源,进行拉网式筛查,拿出整治修复方案;环保部门要挣脱地方利益束缚,对不合法的项目亮红牌;还要完善环境评价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引入专业监督和公众参与,让环评真正形成硬约束,而不是为污染企业和违规建设背书。

学校污染,政府如何防范环境风险

即时 | 2016-04-20 15:20

【环境风险演化成社会风险的关键原因在于公众参与不足,这将严重影响政府环境治理行为的有效性】

据媒体近日报道,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搬迁新址后,493名学生先后被检查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情况,个别学生查出患有淋巴癌等。而学校附近正在开挖的地块上曾是三家化工厂,学生们的身体异常情况疑与化工厂“毒地”相关。4月18日,教育部表示,国家督学将牵头赴当地进行专项督导。此外,还有环保组织欲对造成污染的化工厂发起公益诉讼。

目前,常州外国语学校受污染的具体情况尚未有官方的正式结论,但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环境风险防控的深入思考。

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推进,中国也步入了环境风险高发时代,潜在的环境风险具有巨大的破坏力,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健全环境与健康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这说明如何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有效的防控环境风险,已经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环境风险可以分为突发环境风险与累积环境风险,前者指突发事故排放或物质泄漏造成污染物瞬时大量排放影响环境质量的行为;后者指人类开发活动中潜在的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具有长远影响的危害行为。环境风险的特点决定了政府应当作为环境风险防控的关键主体。政府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爆巨大的民意反弹,环境风险即可演化为系统性社会风险,其结果就是付出巨额的行政成本、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削弱政府的权威。在行政法治建设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应当建立环境风险防控的主体意识,以“舍我其谁”姿态将其贯彻于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

政府决策应充分考虑环境风险评估问题。环境风险必须做到“决策—行为—监督”全环节防控,方能奏效。我们发现,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关于行政决策的立法文件或规范性文件中,行政决策甚少顾及环境风险防控问题,尤其是重大环境行政决策。有些决策事项,看起来并不直接涉及环境问题,但事实上与环境风险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比如制定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的重大措施;决定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和重大国有资产处置;编制各类规划,包括重要的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等。尽管在行政行为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等手段规避一些环境风险,但如果在决策阶段就介入,会极大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也可以尽可能地降低行政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政府决策应充分运用环境利益表达机制,尽可能多地听取各方利益诉求,促进决策更为理性。我们认为,决策阶段的环境利益表达将会最大程度地弥合分歧,降低风险发生几率,促进政府形成最优决策方案。较之环境利益的事后表达,事前表达的成本更低,效果更好。从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来看,在常州外国语学校搬迁的决策过程中,利益各方主体的表达有限,待学校建成开学,主要的利益主体家长方面在发现诸多环境问题后方才开始表达环境利益诉求,期间采取了各种激烈表达方式。这种环境问题的事后表达,通常发生于环境风险凸显以后,极大地增加了行政成本,也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权威。

环境风险演化成社会风险的关键原因在于公众参与不足,这将严重影响政府环境治理行为的有效性。由于人类认知有限,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无可避免会应对环境发生风险的局面。当具有环境风险的项目影响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时,也就是环境风险有所显现后,政府如果仍奉行“关门”的思维模式,动辄封锁消息,无视公众的利益诉求和参与愿望,缺乏相关的回应机制,那么政府漠视民意之后,可能会出现更大的民意反弹。当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权无法真正得到保障和满足时,非制度化的抗议表达也就成了广大公众的自然选择,环境风险就演化成了社会风险。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对于环境风险领域的问题,应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定依据的要求,充分实现信息公开,开辟多种制度路径促使公众参与其中。

莫让“合格”环评报告成免责的护身符

即时 | 2016-04-20 09:42

点开“常州外国语学院”,主页导航栏最后一项是“土壤修复”。该栏目里的政府公告、空气检测、修复进展、学校通告、科学普及、环评报告6个子栏目都是与学校环境监测相关的内容:原常隆化工地块周边空气监测、《常外校园环境质量已有监测结果均为达标》《我校校园环境质量第二批检测结果均达标》……从学校的主页上显示,各项检测结果均是“合格”“达标”。(4月18日未来网)

无庸置疑,建校选址的环评工作非常重要,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前提条件。从常理上说,凡事均有因果效应。既然土壤修复的各项检测结果均“合格”、“达标”,自然不会产生任何负作用。然而一个不容置否的客观事实是,该校共有近500名学生出现指标异常现象。体检结果还显示,个别学生已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而据央视新闻报道,学生短时间群体性出现症状,与化工厂地块严重污染有一定关系。

面对学生出现的异常反应,面对来自外界的质疑热议,常州市教育部门不是去直面问题的存在,查找其中的原因,反思自身的过错,而是理直气壮地坚持认为学校选址地块的土壤,包括检测都是达标的,也是符合规范的,是符合学校用地的。然而,据记者的调查发现,当地官员认为符合规范的评估报告其实存在严重瑕疵。

一方面,学校施工时间比报告批复时间整整提前了7个月,属于典型的未批先建。另一方面,环评报告中只考虑了氨氮、重金属、pH值等常规的污染物指标,却没有考虑到农药的成分。再次,已经确认符合建校规范的环评报告指出,项目北侧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报告还建议,为避免“所在区域地下水受到二次污染”,“本地块严禁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而实际上,建校所用的正是抽上来的重污染地下水。最后,环评报告指出,常隆地块场地开展修复后,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如果在修复验收完成前投入使用,“必须注意”“修复产生的污染对在校师生的影响”。对此专家指出,这份报告仅仅只是提到了“必须注意”,但却没有明确提出,学校搬迁应该是在污染场地修复完成以后。

综观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其实所谓的环评报告从不按程序未批先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埋下了一环又一环的危机与隐患,出事不过是迟早的必然之事。众所都知,环评本是必经的程序、严肃的事情,必须慎之又慎。然而,我们看到无论是学校选址、学校建设,还是学校启用都非常的随意,完全没有把环评报告当回事,更多的是依主观意愿行事,想怎样干就怎么干。而出事之后,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却又以环评报告合格来回应外界的质疑,显然,在这里环评报告成了一些人于己有利就用之、于己无利就弃之的支配工具。

正因为如此,本该是为学生健康提供保护的环评报告却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应付程序,甚至成了一些人用来保护自我、推脱责任的挡箭牌。更令人费解的是,作为对校园环境和学生健康负有重要责任的教育主管部门,非但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甚至扮演不光彩的角色,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不仅是学生之痛,更是教育之殇。很难想像,像这样不拿学生身体健康当回事的学校和教育又怎能被社会信赖,让人们放心?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对任何伤害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行为必须零容忍。期待常州市委、市政府兑现承诺,以对学生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迅速认真调查核实并依法处置,将调查结果及时公开,并依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给社会一个满意的回应,给公众一个信服的交代。

莫让“生态赤字”祸害民生

即时 | 2016-04-20 08:22

因校区毗邻化工厂污染修复地块,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数百名在校学生接连出现身体不良反应甚至疾病,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新华社记者初步调查发现,当地相关部门对污染地块修复过程管理不善,是引发此次事件的原因之一。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该校选址建设前的环评报告已警示,投入使用时要防范污染地块修复带来的影响,但学校选址建设和地块修复同步进行,相关部门对可能造成的污染重视不够。原本应在学校开学前完成的污染地块修复意外延期,但该校的搬迁计划没有进行调整,照常投入使用。在修复过程中,施工方未按规定封闭操作,却没有相关部门出面及时制止。

环境就是民生。如果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处置环境污染风险,不能有效回应环境方面的民生关切,在环境高风险项目监管和处置上出现迟滞和缺位,就容易导致“生态赤字”祸害民生。

要实现更有质量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因此,从环保理念出发去认识和处理问题,应当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一种“行政自觉”。只有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的民生理念,才能真正把环保工作抓实抓好。

入于心,见于行。环保工作的实效最终要体现在政府部门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上。环境治理不仅包括努力减少环境污染的增量,还要着力削减环境污染的存量。任何部门都不能对环境风险掉以轻心。先发展地区积累的环境污染存量风险往往较高,更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不能绕过的发展门槛。环境出了问题,没有人能够幸免。因此,绝不能以“生态赤字”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更不能在经济发展之后对“生态赤字”视而不见,祸害民生。希望相关部门能亡羊补牢,在对事件进行妥善处置的同时,对当地“生态赤字”查漏补缺。

常外怎样度过“毒地”危机

即时 | 2016-04-20 07:41

【理性的回应,应该是一五一十陈述事实,通过有效措施赢得受害者原谅,并确保不再重蹈覆辙。就此而言,常外度过“毒地”危机,还需要时间。】

常州“毒地”事件仍在发酵。18日,常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向家长和师生发出公开信,称充分理解家长及师生的关切,同时质疑央视报道有“硬伤”,包括引用的数据、观点,甚至镜头语言,都带有强烈的导向性。

面对媒体报道、公众质疑,处于“毒地”事件漩涡中央的常外,有权利回应。“我们坚信常外能够度过这一危机”——回应中的这句话耐人寻味。随着时间流逝,舆论淡化,“毒地”事件终会被时光之尘淹没。但在这个特殊关口,常外自负地宣称“坚信”,让人看不太懂。在事实未明的情况下,常外的自信从何而来?

常外要想顺利度过危机,光靠说不行,还要靠做。怎么做呢?

首先,要完整公布目前掌握的事实,用事实说话,而不是扣帽子。比如,常外一边承认央视报道的基本事实总体无误,一边又指责报道存在“硬伤”。硬伤是什么,不妨一一指出来,不说硬伤何来,却给报道扣上一顶“带有强烈导向性”的帽子,显然无法服众。

再如,回应中只笼统地称“全校应到校的2451名学生中,除1人事假、3人病假、4人正在办理转学手续外,其余学生全部到校”,却不直接回应“数百名学生身体出现异常”是否属实,学校未评先建又是怎么回事,这种避实就虚、偷换概念的回应只能让公众疑虑更甚。

其次,应先自检,而不是质疑媒体动机。常外回应称不解央视为何此时报道,“眼下,学生们正在紧张准备各种重要考试,九年级即将面临中考,国际部学生即将参加剑桥全球考试”。一个常识是,媒体监督越及时,“毒地”事件对孩子的伤害越小;媒体监督越到位,事件越容易水落石出。不刻意选择报道时机,恰是媒体负责任的体现。而说到省视自身,常外不妨先来回应新华网此前的一个疑问:“学校为何死扛?”常外的学生出现身体异常,不是一天两天,学校也并非不知情,面对学生家长的诉求,学校方面一味否认、推诿,令人费解。时至今日,举国关注,常外仍顾左右而言他,让人失望。

最后,应防微杜渐,倾力避免“毒地”污染再伤害孩子。常外在回应中很自信地说:无论最终公布的结果如何,我们都坚持“让每一个生命尽情绽放。信或者不信,选或者不选,我们就在这里——等你”。没错,常外是当地名校,不愁生源,但若忽视学生健康,不采取措施查明真相,打消家长疑虑,拿什么“等”呢?

不难发现,每起公共事件发生,都有置身其中的责任方回应公众疑问,这是好事。但很多时候,回应变成了辩解,甚至是狡辩。回应不是化妆,不是为了掩盖事实、遮蔽丑闻。理性的回应,应该是一五一十陈述事实,通过有效措施赢得受害者原谅,并确保不再重蹈覆辙。就此而言,常外度过“毒地”危机,还需要时间。

安全管理要防止链式失误

即时 | 2016-04-19 16:06

针对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环境污染事件,环境保护部、江苏省政府已组成联合调查组,国家督学也牵头赴当地进行专项督导。

此前,央视披露的调查结果触目惊心:污染物超标严重,493名学生检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个别人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疑似与旁边的化工厂污染地块有关。而常州方面近日回应称,自去年底收到相关反映后,采取措施控制土壤及地下水的环境风险,目前“学校教学秩序正常”。

尽管调查还在进行中,环境风险是否真的已控制也有待权威说法,但这起环境风波暴露了程序漏洞、监管缺位及补救迟缓等一连串问题。就像很多家长质疑的,如果环评报告能更明确地指出污染地块“根本不适合建学校”,假如学校不搞未批先建,严格遵照环评提示使用水源、修复地块,又或者主管部门及早出面纠正错误,也不至于让这么多孩子健康受损。

及时治疗因污染致病的学生是当务之急。也要尽快查明,校区周边的地下水、空气质量是否达标,是否还有隐患,给全体师生和社会一个负责任的答复。同时,还要加强对其他学校的环境监测,彻底排查,举一反三。人命关天,不可大意,有关方面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尤其要防止安全管理上出现“链式”失误。

请把学校建到最干净的地方

即时 | 2016-04-19 15:39

针对央视报道的常州外国语学校近500名学生出现身体异常等情况,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已经关注到此事,希望当地教育部门配合当地的政府有关部门,尽快按照科学的方法对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检测和调研。另有报道称,环保部和江苏省政府将成立联合调查组,尽快赶赴常州进行现场调查。(4月18日《新京报》)

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常州外国语学校在迁址新建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从未进行“环评”便抢先上马,到环评报告存在严重瑕疵;从施工企业违规抽取地下水用于施工,到邻近含毒地块修复方式不当;这些环节都有可能造成毒物外泄,从而使学生的身体受到伤害。那么,让500多名学生身体出现异常的罪魁祸首到底是什么呢?又有谁应该为这起骇人听闻的事件负责?相信随着国家环保部和江苏省联合调查组的介入,真相将会大白于天下,相关责任人一定会受到应有的惩处。学校能不能继续使用,何去何从,也将会有一个权威的答案。

不过,在急盼问题能尽快水落石出的同时,我们更想问的是,理论上讲,常州市可供使用的土地应该非常多,为什么偏偏要把一所学校建在三家化工厂搬迁后的“高危地块”旁,让2000多名师生整日与污染物超标近10万倍的毒土地为邻?只要稍有点警戒心和责任感,就绝不会作出这样的冒险决定。那么,政府如此规划,是真的无其它地方可选,还是意欲以建学校为契机,来抬升周边地块的身价,好拍出好价钱?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常州外国语学校旁边的三块化工厂地块,政府最初就是想在修复后用于开发的,如果不是“节外生枝”,这三块地现在一定是开发商争抢的香饽饽。

在此,我们希望调查组在调查此次事件时,不能就事查事,而应深挖一下,看看这背后有没有权力干预用地规划,甚至是环评的“魅影”。如果有,绝不能姑息养奸,而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不仅如此,国家相关部门更应从这起事件中吸取教训,在坚持把学校建在最安全地方的同时,不妨再加上一条,那就是要把学校建在最干净的地方,凡存在污染风险的,坚决予以摒弃。并且要把这一条当成铁律,让别有用心者无法钻空子,走险棋。我们能拿出那么多好地块搞开发,建形象工程,为什么就舍不得用来建校园呢?

常州校园污染,环评自信从何而来

即时 | 2016-04-19 09:22

在常州外国语学校多达近500名学生不断出现不良反应、个别学生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的情况下,常州市环保局对于自身监管的“环评自信”,依然很高。

“常外”校方在这件事上的表现是相当任性。他们当然也不允许把孩子身体异常的原因往学校的责任方面去想,所以学校官网前不久发布了一个《关于个别人恶意散布歪曲环境检测结果的声明》称,已经截图取证、报警,将保留进一步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但自信不是靠报告数据就能站得住脚的。你说安全无虞,为什么这么多学生身体出现异常?如果这个问题解释不清楚,光解释环评报告多么正确,都是一堆废话。至于教育部门连说都不让别人说,连怀疑的权利都不给,这就更加荒唐了。

尽管包括众多权威专家在内的旁观者,都以常识判断这些孩子的身体状况,与这块曾经被严重污染的校址有关;尽管常州市政府表示将认真调查核实,依法处置,对存在的问题绝不姑息。但是,到目前为止,当地官方似乎并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和机构对环评本身有过怀疑。常识与权力之间在判断上的背离、学生身体状况与环评合格之间在现实上的背离,差异太大了。本应代表科学与事实的数据,能够演绎出鸡同鸭讲的效果,这种背离就不是技术原因了,而是利益的分歧。对于官方来说,坚持环评的正确性,就跟坚持决策的正确性一样,跟学生身体出了状况与自己没有责任关系一样,这是他们的利益诉求。

常外学生大面积出现不良反应,从去年底到现在,已经过去四个月左右时间了。这次媒体大面积曝光之后,常州市委市政府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对环境污染零容忍”,态度是坚决了,但节奏是够慢了。这么多学生身体出了状况,能够“容忍”到今天,怎么事件一曝光就“零容忍”了?

媒体调查发现,这片土地,部分污染物超标近10万倍,而学校施工时间比环评批复时间整整提前了7个月,并且环评报告中的污染指标没有考虑到农药成分。至于环评报告建议的“本地块严禁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必须注意场地修复“产生的污染对在校师生的影响”,等等,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根本就没做到。由此可见,这份滞后于建设的环评报告程序错误。要说“零容忍”,这些程序、这份报告,早就应该被“零容忍”了。学生出现这么大群体的身体异常,早就应该不能“容忍”了。但今天,学校依然还在以“应到校2451名学生”、实到只减少10名为由,表示这所学校环境无比健康。这说明,在所有的判断背离面前,当地权力部门首先想到的是维护环评的正确性,决策的得当性,而不是先把师生从这个已经产生了严重判断背离的是非之地撤出来,等待更加权威、更加严格、更加科学的环评检测结果再作定论。面对这么多批评质疑的声音、面对这么多学生的身体状况,那种用权力来捍卫“带病”的环评报告的官方粗暴反应,则是更需要用“零容忍”来处理的事情。对生命都这么不当回事,当地相关部门在这件事上怎么可能把民意放在眼里,怎么可能对环评这么严肃的事情有基本的敬畏?

常州“零容忍”,首先应该从绝不容忍漠视生命的态度查起。事情拖这么久,就是因为权力部门对存在的问题姑息太久了。

常州毒地事件,“冲突”之后真相在哪里

即时 | 2016-04-19 07:40

【此次“毒地中学”事件,还原真相,才能找出病灶根源;依法处理,才能告慰受伤害学生。最重要的,惟有强化事前防范,而不是事后追悔,才能避免类似悲剧一再重演。】

4月17日,央视报道披露了常州外国语学校新址建在重污染地块附近。当晚,常州市召开紧急会议,成立联合调查工作组,并称将按照“客观公正、依法处理、公众参与、信息公开”的原则,认真调查核实,依法处置,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开。

一则数月前即有多家媒体曝光的“旧闻”,在央视曝光后迅速升温,数百名学生身体出现异常的遭遇,让人震惊更让人心疼。如今,常州市相关部门“连夜成立调查组”,多少让人看到了问题解决的信号。

但是,稍加对照便会发现一些吊诡之处。比如,常州在表态零容忍之前未免太能忍了。此前有媒体披露,常州外国语学校学生或遭污染侵害——《常州修复“毒地”土壤或致学生过敏咳嗽,附近一中学停课》,但监管部门当时并未像现在这样“高度重视”,更不要说连夜开会了。

还有,从当地回应看,媒体俨然错怪了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因为几乎所有的监测、检测都达标——今年2月15日,原常隆地块土壤修复调整工程通过验收,专家组作出结论:“空气质量监测完全达标”;3月下旬,对常州外国语学校校区室内空气、土壤、地下水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要求”。监测情况又如何呢?通报称,自2011年起,经过多次监测,“常外校区的土壤和地下水没有受到常隆(华达、常宇)地块污染的影响”。

这一系列达标,没让人吃下定心丸,反倒更糊涂了。如果所有的监测和检测都达标,那么,到底有没有学生受到环境伤害?如果有,伤害来自哪里?如果没有,那些身体出现异常的学生又是怎么回事?

同样存疑的是,针对媒体报道的有知情者举报,常外附近的常隆地块存在大规模填埋危废的事情,常州官方称,“未发现大量具有化学品特征物质的填埋痕迹”。

如此一来,媒体报道与当地官方回应似乎充满了“冲突”,孰是孰非,莫衷一是。真相终会浮出水面,媒体与常州官方也并非水火不容,双方的价值共识应该是起底真相,捍卫公共利益,呵护每个孩子的身心健康。常州官方已表态,对相关问题将认真调查核实。

目前,这一事件已提级升格,教育部发言人有表态,环保部和江苏省政府也成立了联合调查组。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探寻真相。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担起责任”。此起彼伏的校园安全事件,让人心惊肉跳。具体到此次“毒地中学”事件,还原真相,才能找出病灶根源;依法处理,才能告慰受伤害的学生。最重要的,惟有强化事前防范,而不是事后追悔,才能避免类似悲剧一再重演。

编辑推荐